最美景区
首页 > 报道中心 > 最美景区
【孙若风】建筑的微改造与文学的用典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6-04   浏览:925次  

作者简介

    1.png   孙若风(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产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当代建筑的微改造与古代诗赋的用典,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表达效果却异曲同工,起作用的是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它们的当下流行与曾经流行,其背后也是中国美学逻辑,反应了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在新旧时空上的自如切换、衔接共生能力。

微改造不限于建筑,它运用于整个城市更新的范畴,除了建筑,还包括街区、街道、公共空间的整体风貌和肌理,但主要落脚在建筑上,它与大拆大建的理念截然相反。2016年《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提出这个概念,指的是在维持现状格局基本不变前提下,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小修小补”,起到提升人居环境、促进街区活力、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据笔者观察,在实践上则要早得多,以北京电子器材厂转身为“七九八”、成都的红光电子管厂转身为“东郊记忆”等为代表,它最初由艺术界、民间酝酿、启动,表现出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社会基础和民意风向。建筑微改造,已经上升为国家政策。2018年,住建部就出台相关文件,不久前,又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在建筑微改造上要求更明确、力度更大,强调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不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不修大马路、建大广场。采用“绣花”功夫,对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居住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近日,在广州这个较早实施城市更新并提出“微改造”的地方,有十名干部因为一年多年大规模砍树被严肃问责,说明“微改造”的理念仍需加强。用典则是中国古代诗赋的修辞手法。所谓用典,就是引用历史上特别是古籍中的故事、词句,支持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有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思想情感。“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这是唐代天才少年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化用的典故是六朝文人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庾信又可以说是用典的代表性人物,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中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到了老年诗写得更好,用典更加得心应手也是重要原因。杜甫是诗圣,还有诗仙李白,诗鬼李贺,用典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用典是中国特色的修辞方法,写传统诗词就要会用典,如同我们中国人吃饭要会用筷子。今天,古典诗赋的创作已是小众化创作行为,但在现代诗中,特别是在一些流行歌词创作中,还可见用典的流风余韵。同样是中国特色修辞方法的还有成语,它还广泛应用于当代生活之中。成语中的主要来源之一,正是典故,只不过用典强调“引用性”,成语强调“既成性”。在很大程度上,成语发挥着用典在历史上曾起过的作用。用典、用成语,也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诗意,信手拈来一个典故或成语,就是构建了一个历史与现实构成的场景,邀古人入局,邀故事进入生活,向传统借力,让历史的智慧照进现实。在用典方面,六朝的刘勰既是一个实践者也是一个研究者。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唯一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用骈体文写成,用典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这本书中的《事类》专篇,反应了一千五百多年前这位文论家和用典高手对于用典以及引用“旧事”的认识。它是迄今关于用典最系统、深入的分析,也最能看出古人用典的审美心理。将它关于用典的论述与今天建筑的微改造比照,有明显的美学“通感”:——传承、创新之美。刘勰在《事类》中说用典作用是“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并认为“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同时,他又特别强调要有自己的创新,要“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用人若己,古来无懵”。如果只是引经据典,甚至一味堆砌典故,那就是自古以来人们讥笑的掉书袋子了。在城市更新中,建筑的微更新,是在旧的建筑文本上创作新的建筑文本,让历史与现实都能找到位置,相互观照,相互成全。它要处理好旧与新的矛盾,无缝对接传统与现实。要让旧的居住、生产空间适应新的生活、生产需要,实现新旧功能转换,与现代城市文化乃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相融合,另一方面,它尊重传统,尽可能把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保留下来,并且,用自己的创新创造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让它们适应今人新的生产生活,特别是顺应人民群众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创造的需求,建造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新天地、“微空间”。用旧瓶装新酒来比喻它都不是很贴切,因为“瓶子”已经不是原来的瓶子,它经过活化,与新酒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看起来是戴着脚镣跳舞,但更表现出舞者的旺盛生命力与创造力。——丰富、含蓄之美。以少胜多,是用典的突出优势,所以,刘勰认为用典模式在中华文化元典《周易》中就确定了,即所谓“《大畜》之《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中国传统崇尚含蓄内敛,儒家主张克己为人,谦和有让,温文尔雅,道家更是提倡“大美无言”、“大音希声”,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上,还是在日常表达中,欣赏言外之意,弦外之间,通过这样的表达,达到丰富、充盈的效果。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也看重对建筑本身的内心领悟,主张通过有限的物质空间演绎无穷的文化意味。住建部的文件,明确反对继续建造耸入天际的高大建筑,至少在审美心理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建筑崇尚内敛,就如同舞蹈,西方艺术是尽可能往上挺拔,中国则以内敛为主。在城市更新中,要保留这样的含蓄表达,而且在这些老的建筑或街区、厂区、矿区中,在这样的城市历史篇章中,进一步融入今人的丰富情感和审美趣味。——简约、洗练之美。中国古代诗赋,受到篇幅限制,也是为了便于流传,必须力求精要,减少繁复,这是用典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说,要会用典,必须是“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中国古代建筑,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在物质空间上也力求经济,寄大情于小景,以有限藏无限。城市更新中微改造的洗练,表现在它利用有限的局部分间,以少胜多,点铁成金,取得类以于刘勰评价用典所说的“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关键是运用出奇制胜的创意,解决旧建筑与新功能矛盾,并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的微改造,与尚“微”风气也有关联,微创、微博、微休闲、微幸福,等等,表现出这个时代关注细节、瞬间、精练的取向。讨论当今城市更新中建筑微改造与古代诗赋用典,揭示其在中国传统审美上的通约性,目的有三:一是支持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要认识建筑微改造的特征与规律。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索。当前最重要的是立即刹住大拆大建之风,在理念上、方式上,自觉遵循在文化上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的时代要求,既要“无为”又要“有为”,尽可能保护住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并且在已有文化肌理上自然融入新的文化积累。要尊重以含蓄、简约为美的审美传统,只要不在老城区大动干戈,不做大手术,在其中有一些自己好创意,那么,就离这个目标不远了。二是支持将微改造推及乡村。建筑微改造的经验应由城市更新向其他领域推广,特别是推及乡村振兴中的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如果将城市更新中的微改造,与乡村振兴中越来越自觉地保护古村落建筑、保护乡村风貌联系起来,就能看出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取向。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在诸多方面有共同点,包括面对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办法。特别是古村落,既要保护老建筑、街区、道路,也要解决旧建筑与新功能的矛盾。毕竟古村落还是人居住的地方,是生活的空间,不是博物馆,它需要保护,需要采用绣花方式进行缝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化、利用。古村落如果不被赋予新的生命,只会加速其消忘,因为,它毕竟是人的居住空间。三是支持在城乡文化建设中顺应中国审美传统。要把握中国审美传统回归当今社会的迹象与路径。城市更新中微改造在中国的启动,在多方面原因中,中国审美传统心理是潜在的、但也是关键性因素。在已有建筑格局中有所增益,踵事增华,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基本做法,从村落的自然形成,到都市的规划安排,莫不如此。今天的微改造,实际上是这种建筑传统的沿续和发展。而中国的文学艺术与建筑艺术从来就是声气相通的,就像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多元和谐的文化理念贯穿各个门类一样,它们殊声而同响,异翮而同飞,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魏文比篇章于音乐,盖有徵矣”。因此,文学的修辞手法与建筑的表现方式在本质上相通、在方法上互证,是可以想见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在种种审美活动中,乃至于在日常生活中,触类旁通,还会有更多、更及时的发现,梳理并重建各艺术分支交互影响的关系,分享共同的艺术理念和方法,将给中国审美传统回归更有力的支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凝固的历史符号。典故,实际上也是这种具有凝固特征和符号意义的表达。从今天文创的角度看,这些被保留和活化的建筑、典故,实际上又都有IP的份量。建筑微改造与文学用典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上的相通,本质上是关于符号世界、文创IP运用的相通。保留并活化了某个老建筑,或者用了某个人们心有默契的历史典故,并且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实都是用了一种文化的指引,它能解构平庸和平淡,营造出现实与历史交汇、生活与艺术交汇的生活空间和表达语境。活用一个典故就是打捞出一个故事,活用一个老建筑就是把人带进一个取景地、一段过往的风情。徜佯于典故或老建筑的林荫大道上,与风华如旧的人物、事件以及那个时代相逢,与往日的人间烟火相逢,生活就有了味道,表达就有了诗意。传统审美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如沐浴在阳光中大树,蓬蓬勃勃,但更多情况下如同地下的种子,等待时机伸出地面寻找阳光。建筑不说话,正如同典故默默尘封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但是,与中国传统审美相关的建筑哲学仍然绕梁不绝,用典的修辞手法在也常见其流风余韵。揭示当今建筑的微改造与古代诗赋中的用典在中国传统审美上的相通,是期待由此揭示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脉动,特别是中国传统审美的依据,使微改造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使围绕城市更新的政策得到落实,并推广到乡村,让正在进行的老城区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融合的生动教材,让当今中国的文化创意进入与历史为基底、以生活为源泉的流程,在我们既熟悉又新鲜的空间尽情发挥,如鱼在水中、鸟在天上。

0
0
留言评论: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 爱奇艺

· 教育部网站

· 紫光阁网

· 国务院发展中心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网信网

· 国家发改委网站

· 财政部网站

· 商务部网站

· 卫生部网站

· 外交部网站

· 消费日报网

· 中国警察网

· 参考消息网

· 海外网

· 法制网

· 央广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央视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法治观察内参 |  网站简介 |  组织机构 |  管理制度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人员查询


涉未成年人举报办公电话17601015966 Copyright © 2021-2022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zmchinatv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03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与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5901183567

邮箱:zmzgmtbd@163.com
京ICP备2022005926-3

本网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电话:010-53656857

法律顾问:北京路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010-53317369

本网所有信息不代表{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观点,信息有部分来自媒体、个人、企业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的请来电或来函。引用本网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手机网站由搜扑互联设计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