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闻
首页 > 报道中心 > 最美新闻
【孙若风】中国文化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回归自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文化思考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6-04   浏览:1000次  

【孙若风】中国文化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回归自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文化思考

mmexport1630318153199.jpg


作者简介

      孙若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为什么面向黄河,就会想起《黄河大合唱》?为什么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讲黄河生态保护的同时总要讲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我的理解是,黄河生态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山水中国,是生态中国,也是文化中国。


《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禹治水的上古传说以及千百年来对这个传说的解读,反应了我们民族对于自然的态度:鲧堵水,导致事业失败和个人悲剧;禹疏水,汲取教训终获成功,而且他的治水经验在后来还推广为治世、治身、治心、治文的方法。父子英雄,结局不同。在面对自然的态度上,中国的文化立场,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征服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大地怀抱,山水有情,人的主体性表现在,守护绿水青山并把它们变成金山银山。


人来自自然,先民首先面对的是自然,进而说,是水。水至柔,是生命的源泉;水至刚,是悬在头上的利剑。水成就生命,也毁灭生命,人感恩水也恐惧水,洪水是世界许多民族的神话主题,荣格学派把洪水神话称为“原型”,认为它根植于人类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远古祖先的种族记忆必然要通过原型在后代反复出现。这种人类童年的经历是从自古至今的梦魇。《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又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史诗,但明显区别于诺亚方舟传说。我曾在甘肃天水拜谒过伏羲庙,在离它不太远的甘肃平凉寻访过女娲村。伏羲、女娲,是人文始祖,他们以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角色出场,带领先民走出洪荒,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自然根基。


这种关于人与自然的认知以及对自然的友好态度,成为我们中国人认识和应对世界万物的起点,也成为中国文化体系的元点,它将中国文化导向人际、导向生活,而不是导向宗教、导向上帝。在今天生态已经恶化到危及人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想与自然重归于好。从深层次看,这种和解不是出于一时的妥协和自我保护,而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态度,回归以自然为尺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回归自然的文化,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哲学观、艺术观和生活观。环保“很时尚”,也“很传统”——这也将从文化方面给生态文明建设以有力支持。


——哲学观。中国哲学根本上是生态哲学,中国文化特征是生态文化。热爱自然是人类的共性,比如日本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是“让风进来,让阳光进来,让自然进来”。而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是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而非“神人合一”,这种主客一体论显然不同于主客二分论。我们的前人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之子,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融入自然,也在自然中获得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被视为中国人文元典的《易.系辞下》记载了伏羲画卦的传说: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然后画出卦象,“以类万物之情”,表明在古人看来,文化来自自然,又取法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物我一体。


——艺术观。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始终将自然推崇为最高审美标准。西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中推崇"意之至此,乃出自然"。《南史》记载:"(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绩满眼。'"自然与雕绩高下立见。六朝文论家刘勰将“自然”概念引入文论,并把它作为《文心雕龙》全书的立论基础。历代文论家基本上都以自然为美,以不自然为丑,南朝梁钟嵘在《诗品·序》中批评文坛"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专列"自然"一品,宋代苏轼说自己创作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今天我们注重特色文化、在地文化,深层原因,是出于对人与当地自然相处之道的尊重和敬畏。


——生活观。中国古人历来与自然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论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斯夫,不舍昼夜。”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讨论“鱼之乐”,“川上”与“濠上”,是思考生活的重要场域。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把自然引为知己。这种面向自然的思考还延伸到对伦理、政治、人生等各个领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老子那里,“水”是治理天下的效法对象。魏晋六朝盛极一时的玄学和山水诗,分别从哲学和文学的角度表达了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理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对待山水自然看作是一件环保工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包袱、累赘,而是像孔子、庄子那样与自然亲密相处,在乐山乐水中获得人生的乐趣,让今天的中国文化回归自然,那么,我们就不只是在修复身边的自然,也是在修复中国传统文化。


黄河流域的城市更兴与乡村振兴,为进行这样的文化修复提供了机会。从文化的角度看,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中华文化与水相联,更进一步说,与黄河相联。所以,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亲水特征,有与自然和谐相得的特征。早在远古时期,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华夏族战胜并融合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图腾,组合成龙的图腾。伏羲被认为是龙图腾的创始者。蛇与龙,都出身于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龙潜于渊,才能自在生存,中国文化也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永续发展。


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生态保护被“置顶”,这与国家近年来对水系区域重在生态保护的思路一致。几年前出台并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首先讲的不是经济,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红线:生态保护。时至今日,生态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保护的地位也随之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把生态保护与黄河文化发展密切紧密联系起来,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黄河文化是黄河生态之土长出的大树,黄河文化之树又涵养黄河生态之土。


离开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就没有黄河文化的基本场景。黄河生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黄河流域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唱戏的舞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为搭建这样的场景和舞台创造了条件。国家“十四五”规划在强调加大上游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的同时,指出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格局,统筹沿黄河县城和乡村建设。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把城乡建设都纳入了这一工作范畴,并作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内容。这是我们在黄河流域文化发展中把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衔接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导引。


——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精神。城市更新应表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城市生态观:城市生活要适应人的自然属性,在环境上让人感到亲切放松,有家园感和归属感,多些空地、多些绿化,不要用逼仄、狭窄的城市空间“折叠人”、压迫人,少用一些高入天地线的建筑限制人仰望蓝天白云,不要把人塞进钢筋水泥的丛林,不要大拆大建使得居民找不到生活的记忆,甚至摸不着回家的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要求,贯穿的就是这样的精神。文件还提到了“加强矿山修复”。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单列了加强矿山修复的章节。在甘肃金昌,我更有好看到了这方面实践。这里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在已经形成的矿坑周边种了不少树。同行的人说,这些树看起来不是那么郁郁葱葱,但我知道,在这些缺水的地方,种活一棵树是多么的不容易。有些树虽然十几年还是长不大,被称为“小老树”,全靠坚持不懈的浇水。金昌这个大坑旁边树是种在矿渣上,活下来更不易。


生态振兴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内容,《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了系统要求。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任务,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在工作上也需要相互配合。生态振兴中的生态保护,在文化振兴的乡风文明建设中得到支持。不只如此,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属于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相对而言,能耗低、污染小,而且门槛低、产业链长,因而带动就业创业的能力强。它依靠青山绿水,依靠良好的生态,同时又反哺青山绿水,保护生态。没有乡村应有的生态,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就失去了资源、底色、支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水是乡愁不可缺少的载体。乡村与自然从来密不可分,但是,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自觉。当然,这也是因为保护乡村自然生态与振兴乡村文化,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严峻。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乡村振兴,反对大拆大建,不只是为了留住历史记忆,更因为过去的建筑与自然更近,一个时期以来,大拆大建的过程,就是与自然渐行渐远的过程。


——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助推中国文化回归自然。我在兰州挂职期间,休息时总喜欢在黄河边上发呆,很多市民也是这样,或是在这唱歌跳舞。黄河在市北据说是大禹画九州的山脚下穿城而过。黄河两岸开通了一条东西50多公里的滨河路,被打造成著名的黄河风情线。有时我一个人到下面转悠,迷路了就问黄河在哪里,找到了黄河就找到回家的路。前不久我在青海西宁河湟文化论坛,晚上散步偶然看到湟水岸边也是老百姓活动的好场所。这么美的风景不是以前来西宁多次没有注意到,而是近年来加大治理的结果。湟水湿地公园,定位就是“湟水清水入城,湿地生态文化与地域文化展示平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乐园”。黄河流域的文旅产业将会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突出生态意识,会有助于唤醒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追求。今年5月我到西宁参加活动,又一次考察青海湖。以前虽然多次去过,但季节不对没有去过鸟岛,这次正是候鸟来青海湖的时机。我注意到沿路乡村旅游已经做起来了,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到了湖边,看到景区门口通知,内容是根据国家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于2017年8月29日起关停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并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虽然我就是专门来看鸟岛的,但仍然为这个通知叫好——破坏生态做旅游,就是竭泽而鱼。我还得知,这里曾叫停过已经启动了的“青藏明珠号”的豪华游轮建设。这座号称集吃、住、娱乐于一体,相当于一座水上“四星级宾馆”项目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数名院士反对而取消。我看到不远处有个风格独特的建筑,导游说是已经叫停的一个五星级酒店,因为环评没有通过。我觉得,这些都是旅游中好故事。


——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精神。与自然相亲相融的生态观,体现在农耕文明上,也体现在游牧文明和海洋文化上,当然也体现在黄河流域文化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是黄河流域盛开的思想花朵。它规范着黄河儿女的思想行为,也庇护着这块土地上一代代的生产生活。它给这里的人精神上的归依,也让这里人懂得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通过保护自然最终保护自己,在生命意义上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懂得与自然友好相处,就是给后辈留饭碗,就是造福子孙后代。这种自然观对接上中国传统社会的血缘宗法观念,把自然的繁衍与人的繁衍结合在一起,使这样的自然观有了更深层次的伦理支持。保护山水林木,经常出现在村规民约、家训族训中,有时还出现在县、乡的律令中,相关的教育有时还出现在私塾讲授、故事传说中。从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开始,大多数作品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是文人创作与民间歌曲的基本创作格式,情景交融也是普遍追求的美学意境。孔子就认识到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的“兴”,按照朱熹的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而这个发端的事物一般就是景物。这种格式仍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基本“套路”,甚至人们发微信时不仅“有图有真相”,而且议论一两句,追求的也是这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要注意挖掘、利用这些具有自然精神的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以前关注不够的角度,应该用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历史资料和乡土文化中爬罗剔抉。这些年来,各地已经把历代文人吟咏本地自然山水的作品整理出来,有的还刊于城市或乡村的公共空间。这些作品除了已经揭示出的种种积极作用之外,还应从本土文化中所具有自然品格、自然趣味、自然精神的角度去认识、强化,当然,在展示、宣传的过程中,也要符合文旅规律,要善于运用创意,让城乡居民和游客喜欢并接受。对于他们利用新媒体展示本地自然风光,更应珍惜和鼓励。要把现代全球性的绿色意识与中国文化中的自然精神衔接起来,通过鼓励引导绿色消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让中国文化回归自然,仅从文旅产业的角度看就会有以下作用:


——丰富文旅产业内涵。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与自然直接接有关的理念,比如生态、绿色,还有与自然间接相关的理念,比如健康、养生,等等,本是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我们能从文化的本体认识自然、亲近自然、体会自然,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再发现和再利用。由此出发,就可以重新认识和改进文旅产业的工作。比如,风光游里有没有文化?自然类景区里有没有文化?显然是有文化。说没有文化的人恰恰是没文化。现在强调文旅融合,可以考虑结合风光类景点、景区融入一些演艺、文化展示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善于解读、突显自然风光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要给游客营造体会自然风光、与自然风光对话的环境,营造能让游客像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类似的氛围。围绕亲近自然,开展研学、亲子、康养、医养等多种业态的旅游。


——延伸文旅产业链环。这些年来,文化和旅游分别与相关行业实现融合。其中有些融合,从行业划分看,是跨界,从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看,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特别是文体康旅融合、农文旅融合,森林文旅、生态文旅等等。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文旅部门与环保、卫生、体育、水利、农业、林业和草原等部门的联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为纽带,相互赋能。要引导和刺激新的文旅相关的农特产品、绿色食品的消费,让消费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到这些产品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吃绿色食品,住自然环境,就是吃文化、住文化,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双向互动。这些年来,不少地方的民宿发挥了带动农特产品的消费,而且带动农特产品消费远远超过民宿本身,看起来是两件不相干的事,是个意外惊喜,实际上,起作用是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自然观,现在重要的是揭示和发挥这样的理念。


——促进文旅产业积极、自然地发展。文旅产业宣传自然、利用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要格外珍惜山水,做爱护山水的榜样。文旅产业是几乎所有行业中对自然破坏最小的产业,但也要防止出现破环行为。在一些景区的建设中发生过这样的破坏,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已经发生的地方,要把它作为游客参观的反面教材。正在开展的乡村旅游、周边游等,切不可重蹈覆辙。文旅企业的相关人员要了解一点传统文化中以自然为核心理念的哲学观、艺术观、生活观,把它们与当代审美结合起来,融入文旅产品、服务之中。可以直接借鉴、使用一些相关的传统术语,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我一体、乐山乐水、天趣、比兴,也可以化用一些已经融入当代审美生活的概念,比如意境。要相信,经过千百年来的熏陶,这样讲,一定会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接受心理和习惯。另外,文旅企业自身发展和内部运营、管理,也要体现自然的规律和节律,顺时而动,应势而为,有定力、有静气,能做到人与自然一理、企业与自然一理,则余生很长,何事慌张?


不久前出差,车行驶在长长的河西走廊上,正是盛夏,远处祁连山峰冰雪皑皑,不由想起两汉时的《匈奴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我想,当初匈奴是因为军事上的失败丢掉了焉支山、祁连山,今天,如果不能让中国文化重归于自然,也会失去焉支山、祁连山,失去山水中国,失去中国女性的美丽容颜和所有中国人精神上的桃花源。


0
0
留言评论: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 爱奇艺

· 教育部网站

· 紫光阁网

· 国务院发展中心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网信网

· 国家发改委网站

· 财政部网站

· 商务部网站

· 卫生部网站

· 外交部网站

· 消费日报网

· 中国警察网

· 参考消息网

· 海外网

· 法制网

· 央广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央视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法治观察内参 |  网站简介 |  组织机构 |  管理制度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人员查询


涉未成年人举报办公电话17601015966 Copyright © 2021-2022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zmchinatv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03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与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5901183567

邮箱:zmzgmtbd@163.com
京ICP备2022005926-3

本网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电话:010-53656857

法律顾问:北京路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010-53317369

本网所有信息不代表{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观点,信息有部分来自媒体、个人、企业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的请来电或来函。引用本网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手机网站由搜扑互联设计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