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亮点
首页 > 报道中心 > 最美亮点
【孙若风】虚拟人:艺术学门口的陌生人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6-04   浏览:633次  

【孙若风】虚拟人:艺术学门口的陌生人


孙若风(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 虚拟人来了,就站在艺术学门口,有人的反应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人则忧心忡忡。理论界把目光投向虚拟人,目前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比较具体,也就是从某个艺术门类出发,比如美术、表演等,对虚拟人的思考,大多是给予肯定的。二是比较抽象,站在人类安全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进行审视,忧虑、质疑也由此而起,这些思考不限于艺术本身,但往往从艺术出发,其中有作家和哲学界、社会学界知识分子。无论是就某个艺术门类,还是就人类安全和人文精神,来审视虚拟人,非常必要,但不能取代对艺术学理论的分析。艺术学理论分析,不仅事关艺术学发展,也事关虚拟人乃至元宇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或者说,从艺术学的一般理论出发了解虚拟人,会有助于某个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也有助于在人文思考时做到有的放矢,因为,艺术学从来就是人文精神的中流砥柱,它总是像桅杆上的瞭望者,在混沌世界中找到清晰之路——这或许也是在虚拟人走来的时候,在元宇宙的风口上,大家不约而同地聚焦艺术的潜在动因,并且能够解释:明明是大数据时代,“故事”却抢占了风头;明明是纵横虚实两境的元宇宙,却以艺术为孵化器;明明是数字人,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艺术人,艺术成为许多虚拟人的“出厂设置”。
111111111111.jpg对于艺术学来说,虚拟人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它脱胎于已有的艺术,必然带有艺术的基因、遵循其规律。游戏是艺术之祖,也是元宇宙的滥觞,而且,艺术领域也是迄今虚拟人最活跃的舞台。至于活动于其他众多领域的虚拟人,仍然具有艺术的形象,带有艺术的气质,可以说,是艺术的近亲。艺术,将是虚拟人的江湖。或许,虚拟人与艺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众多行业还是选择了具有艺术形象、带有艺术气质的虚拟人?是因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的时代,也可以说是艺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艺术不仅获得了发展的机会,而且,艺术的元素、代表性符号,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入相关行业,包括服务业和实体产业,使这些行业的产品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同时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些艺术取向和审美追求,放大了艺术效应,扩大了艺术边界,丰富了艺术内涵,同时营造了整个社会的艺术氛围,增强了艺术创新、创造的能力。而且在全民性的艺术共创共享中,壮大了艺术主体力量。因此,从目前的实践看,艺术不仅没有被改变或削弱,而是在新形势下得到了强化。而且,关于“什么是艺术”的回答也不会改变。尽管古往今来这些回答有各自角度,比如柏拉图认为是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是认识,康德认为是可传递的快感,托尔斯泰认为是情感交流,贝尔认为是有意味的形式,戴维斯认为是虚拟,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对这些问题的探索,都没有过时。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孔子提出兴观群怨,老庄主张虚静为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元典的《周易》分析文艺起源,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对文艺起源进行系统论述,还有其他众多文艺理论家关于文学艺术产生关于艺术本质、规律、作用、方法的论述,直至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这些也都不会过时,或者说,无论是艺术本身,还是对艺术的根本看法,并不会发生根本性动摇。但是,虚拟人的出现,可能确实会给艺术学带来一些变化,而且,同样是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有的概念会重新定义,有些关系会重新厘定。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目前只能从趋势和逻辑上分析:——艺术本体。从唯物论出发,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决定了艺术的本质。我们仍然主张艺术源自生活、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反作用于生活。这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进入元宇宙时代,虚拟现实成为与生活现实平行的世界,二者交互作用,彼此交融。艺术所观察的现实、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这两种现实、两种生活,而不是一些人想象的只是面对生活现实,将虚拟现实以及由虚拟现实形成的现象排除在外。其实,文学艺术并不是第一次面对虚幻世界,希腊神话被认为真实再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发展最完美天性”,提供了“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中国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种种创世传说,经过先秦时期洗礼,又开始形成了侧重于写实的现实主义和侧重于想象的浪漫主义,后者始终面向另一重宇宙。弗罗伊德心理学,也曾带来世界性的“意识流”创作潮流,并深刻影响我国文学艺术创作,迄今余绪未绝。应该看到,虚拟现实与生活现实都可以也应该进入艺术反映的内容,而且这将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崭新领域。但是,艺术之根毕竟是扎在现实世界,而虚拟世界完全有可能遮蔽现实世界。特别是创作者会更多转向自我、转向内心,不再深入当下生活,也不再有自己亲历亲为获得的第一手素材,还有第一次反应——特别是直觉,而不是经过别人过滤的生活和体验。清朝王夫之指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槛”——这才是元宇宙、虚拟人给未来艺术创作出的一道难题,也是艺术学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艺术主体。艺术应以人为本,把人的地位、作用、能力的实现,作为价值标尺。这种主体性,体现在创作主体上,也体现在接受主体上。虚拟人是人类以自身为模本、以服务自身为目的创造出来的,以“人”命名它,就包含了以人的尺度去要求、规范的意图,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科技的“自然选择”或“协同演化”。在艺术创作上,我们中国的生产者总是期待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够通过审美接受,达到服务大众的目的。而且,在人民群众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积极性提升的新形势下,要推动艺术创作上的主客共创共享,走出千百年来的象牙塔。未来的虚拟人,也一定会在帮助实现人的目的,包括实现文学艺术目的上发挥作用,而且前景不可限量。不过,虚拟人对艺术主体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也不能忽视。一是主体分离与人格分裂。虚拟人代表个体的人,其多种社会角色的变化,会造成精神上转换的困难,由此带来主体的分裂。一个演员入戏太久、太深,尚且会有出戏的困难;在元宇宙环境中,长期在沉浸式体验中,就很难有“庄生梦蝶”式的浪漫和愉悦了,而且,大众性的入戏与出戏之难,会引发新的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二是自由与控制的悖论。虚拟人显然给个体的人带来更多的自由,但有可能成为一些平台和算法的奴隶,更有可能成为沉湎于虚拟世界的囚徒。三是文化平等与文化鸿沟。从趋势上看,科技的正常发展,总能让社会大众受益。近年来,惠及大众的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获得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多年来,为保障普通民众,特别是乡村居民的文化权益,先是努力填平文字鸿沟,接着是填平数字鸿沟。从长远来看,虚拟人的介入,将有助于丰富大众文化生活。但是,受限于各种技术的集成和基础设施的支撑,特别是虚拟人的每一步演进都会带来成本的居高不下,在一个时期内会挡住它走向大众的脚步,这是政策制定者从一开始就要给予充分关注的。
1.jpg——艺术种类。虚拟人初来乍到,就给艺术献上了见面礼,虽然还嫩稚,但总是上场带来惊艳,离场带着期许。大概可以肯定,虚拟人几乎可以进入所有艺术种类,为这些艺术种类拓展领域,丰富手段,创新渠道,带来创新创造的活力。特别是给一些日渐萎缩、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门类带来机会,通过发挥长尾效应,为这些艺术赢得时间、空间和参与者。从社会反应看,这几年的春晚,机器人、虚拟人的表演成为一大亮点,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也可能是它送上的是投名状。这位不速之客登堂入室后,改变、改造、甚至颠覆各个艺术门类,或者是鸠占鹊巢,不是没有可能。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虚拟人或是寄托于某个艺术形式,或是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改变现有艺术格局,导致其他艺术的边缘化,重演电影电视曾冲击舞台艺术、正在崛起的视听艺术又冲击电影电视这一幕。挟元宇宙之力,虚拟人会更加强势。随着技术的完善、成本的降低和艺术的开拓,怎么想象虚拟人的艺术发挥,都不过分。艺术是社会窗口,虚拟人的艺术表现,必然会加快其进入其他经济社会领域的步伐。未来是以怎样的艺术与相关行业融合,值得关注。——艺术传承。虚拟人将在艺术传承上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艺术,更是一个福音。可以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的便利,扩大记录范围,立体式搜寻、生态式保存,能存则存,能存尽存。虚拟人不能代替人的传承,但它能在师傅的口耳相传、手把手教授之外,成为又一个传习老师。虚拟人还能担负起成为跨代、跨空间的传承人角色。但是,越是便利,就越要警惕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艺术的传承,是艺人的传承,艺术技能的掌握、艺术品德的养成,离不开师傅的耳提面命。艺术产品的可贵,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于传承有序的谱系以及其中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艺术肌理的累积和艺术气息的传递,这是一场艺术的接力,所以,这些艺术品、非遗产品总能让人感受到制作者的体温和心率。而虚拟人很难做到这些。并且,任何记录都有局限性,特别明显的是它受限于记录者的选择和解读,他人的选择成为自己选择的数字枷锁。——艺术发展。虚拟人是科技创新在文化创新策应下形成的结晶,源起游戏并聚焦于艺术,对促进艺术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艺术想象力的激发,对艺术内容的拓展,对艺术资本的召唤,对艺术市场的驱动,都会发挥明显作用。科技又一次显示出促进艺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许,这是文字之后数字崛起的里程碑事件。尤其明显的是,大数据作为贯穿艺术生产、制作、营销的关键资源,发挥出从来没有过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互联网创造的条件,社会大众审美创造的门槛大大降低,参与艺术创作、展示、享受、批评的积极性日涨高涨,虚拟人将进一步刺激参与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社会性、群众性基础上,艺术创作阵容将空前壮大,人气将更加旺盛。与此同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一是“杂”,二是“快”,三是“浅”。喧嚣之声、浮噪之心、快餐之意,充斥以往被视为神圣的地方,不再有敬畏之心,也不再有“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心劲,大家都急着“上台”,急着“变现”。只说IP,不说经典,从来被视为文化积累厚砖的传世之作,从来被视为艺术发展风向标的杰出艺术家、大师,很难问世。占有流量、甚至“顶流”的作家、作品,可能是非艺术因素在起作用,或者就是赤裸裸的市场因素,作者、生产者失去了追求精品的动力,社会也很少问津,最终只能让人类失去心灵上的又一处净土,失去文化的上升台阶。面对虚拟人,艺术学遇到的是系统性挑战。除了上述三个方面,最突出的问题还有,文学向来是艺术学的核心,而文学的工具是文字,与虚拟人相关艺术的工具则是数字,由此决定了创作论上完全不同的“写法”;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艺术品的真伪,但由此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创作者的隐私安全;艺术正在加快与相关行业的融合、与生活的融合,如果这种融合“脱实向虚”,那么是否还能给生产生活过程带来艺术的韵味,带来诗和远方的感觉,能否满足百姓物质性与审美性两方面的获得感,也是难题;审美、教育、娱乐从来就是艺术价值论主要内容,老问题现在又遇到了新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无可回避的。
1.jpg目前关于虚拟人特别是元宇宙的不同观点,都应该倾听。从艺术的角度看,十几年前,针对文化产业,国内也有学者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这种声音未能挡住文化产业脚步,但它有助于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醒我们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和戒备之心。在我们国家,逐步形成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今天,面对虚拟人和元宇宙,应该总是想到头上悬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核心,不同于西方的神人两分、物我对立,面对虚拟人的反应,似乎也应有自己的特点,建构中国的艺术学体系,不必处处削足适履、向西方哲学家“申请支持”。汉代文人司马相如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自信!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宇宙之外有元宇宙,人物之外有虚拟人,但是,中国的艺术仍然怀有同样的赋家之心。虚拟人,是艺术学门口的陌生人,而“陌生化”恰恰又是艺术学上一直追求的超越之域,因此,艺术学应该迎接虚拟人以及元宇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0
0
留言评论: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 爱奇艺

· 教育部网站

· 紫光阁网

· 国务院发展中心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网信网

· 国家发改委网站

· 财政部网站

· 商务部网站

· 卫生部网站

· 外交部网站

· 消费日报网

· 中国警察网

· 参考消息网

· 海外网

· 法制网

· 央广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央视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法治观察内参 |  网站简介 |  组织机构 |  管理制度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人员查询


涉未成年人举报办公电话17601015966 Copyright © 2021-2022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zmchinatv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03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与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5901183567

邮箱:zmzgmtbd@163.com
京ICP备2022005926-3

本网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电话:010-53656857

法律顾问:北京路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010-53317369

本网所有信息不代表{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观点,信息有部分来自媒体、个人、企业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的请来电或来函。引用本网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手机网站由搜扑互联设计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