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
首页 > 报道中心 > 最美医生
【孙若风】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22-06-04   浏览:1280次  

孙若风(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产科技教育司原司长1.png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近年来,“肌理”一词与城市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专业领域。这个概念能够反应文化积累、传承的基本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文脉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为社会大众所熟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就是一次旅行,每天都在出发,每处各有风情,环环相扣写就了各自的壮丽史诗,步步生花构成了它们的震撼风景,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瓜瓞绵绵。

城市肌理已经是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的常用概念,而且进入了国家政策文件,不久前,住建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提出“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所谓城市肌理,是城市在长期演进中,由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积淀,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建筑样式、街区风格等方面,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城市肌理受到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各地城市建筑中的直接反应。

有城市肌理,当然也有乡村肌理。只是,目前还是偶见做乡村文创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创客使用这个概念。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不是城市规划那样的显学,甚至很多乡村就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如今,只是在极少古村落,能听到关于先祖选择这方土地时的勘查经历和规划思路。但是,从绝大多数村落看,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这样的描写:“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实际上仍是今天临摹的样本。

文化肌理。历史上,“肌理”一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东汉蔡邕《弹棋赋》“肌理光泽,滑不可屡”,指器物表面纹理,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指人的皮肤纹理。作为对语言表达的比喻也很早,东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擘肌分理,唯务折衷”,“肌理”逐步向文学理论乃至于文化理论范畴演进。清代翁方纲提倡“肌理说”,其要义有三:一曰活法,二曰实学,三曰义理,代表了大部分乾嘉学者的诗学观点,包括桐城派在内的文学流派都基本持这样的主张。但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坛已呈暮气,而与新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流派,如公安派、性灵派相继兴起,“肌理说”受到“误把抄书当作诗”的批评(清袁枚《论诗绝句》),“肌理”一词由此在文学艺术理论中陷入沉寂。经历社会和文化的螺旋式发展,在现代生活中活化传统、复归中华美学又成为社会目标和文化方向,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已经危及城乡特色和民族根脉,总结中国文化史上复归传统理论的得失,借鉴其中的经验乃至于概念也非常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城市肌理还是乡村肌理,都具有文化的特征,是城乡生活在物质空间的重重累积,也是城乡文化的层层叠加。因此,应将“肌理”一词“迎回”文化理论,让这个一度是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热词在更广范围、更高层级的活化,也就是翁方纲向往但未能做到的“活法”。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人本位而非神本位,把家族传承、人丁兴旺视为责任,血缘宗法制度规范着国家、家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仅看重自己姓什么,而且看重在这个姓中属于哪一支、哪一辈,并且用家族规定的姓和辈份取名,由此形成各自家族牒谱,传承有序,如果混乱了,则与禽兽无异,“不知其可也”。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政治关系、社会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放大。所以,我们不仅重视自己的根系,而且重视从这个根系长出的树干、树枝、树叶,重视长成枝繁叶茂大树的过程。这使我们的文化能在回望中看清走到今天的每一步,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起步、并且如同每个辈份的前人一样,担起继往开来的责任。

这种既认准源头又沿波讨源,既仰望绿叶又振枝寻叶,既重视起步又重视过程的文化心理,是形成文化肌理的内在动因。这样的文化特征首先表现在文人传统中。孔子从小就喜欢演习周礼,用“述而不作”的方式带学生。中国历史上文学复古运动一次次兴起,并且涌现出韩愈等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杰出作家,他们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又像韩愈所说的“唯陈言之务去”。这种传承特征也表现在通俗文学、大众文艺上。《三国演义》来自《三国志》,中间又经过了三国评书阶段,虽然已经成为读本了,但仍然用“章回小说”方式有意保留评书遗迹,比如“且听下回分解”,用的是“听”而不是“看”。唐代元稹创作了《莺莺传》,到了宋代有赵令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莺莺传》话本、《莺莺六幺》杂剧,金代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有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明代有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南西厢》,清代有查继祖《续西厢》杂剧、沈谦《翻西厢》传奇等。直到今日,它仍是影视、戏剧的翻新题材。宋词的不少词牌最初都是与具体内容相关的,经过不断“新翻杨柳枝”,只是在基调上保留着原有意味。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上的一种很重要、也很独特的“中国现象”。

由城市肌理推及乡村肌理,又进而推及文化肌理,是期冀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中,能从“肌理”的角度把握其共同规律:

一是传承。文化发展是代际传递、层层累积的过程,城市肌理、乡村肌理、文化肌理,就是在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光阴荏苒中形成的年轮挂图。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迈开自己新的步伐,积跬步以致千里,聚细壤以成泰山。这种文化接力,中间某一棒可能因为时代或个人原因,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爆发力,如在家族,则是族人光荣,如在国家,则是国家英雄。但是,每一棒也都很重要,都有跑好自己这一棒的责任,既要守成,也要创新。从文化肌理的角度强调文化传承,意在梳理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细节,突出每代人的角色份量。

二是特色。不同国家、民族、城市、乡村乃至于家族,由于禀赋、渊源、经历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代人的传承过程,也都是坚守特色并且不断强化特色的过程。站在文化多元的立场,文化特色没有优劣之分,尤其是不同城市、乡村之间的特色各有其价值,各有其祖祖辈辈既受之哺育又为之奉献的精神力量。标出文化肌理的理念,是希望通过“肌理”这个对于皮肤肌肉纹理的比喻,唤醒对不同城市、乡村、文化的独特感知,包括由点、线、面、色彩等构成的质感,平滑或凹凸、细腻或粗犷、优雅或明亮,阴柔或阳刚,犹如不同的地质节理、植物纹理给人不同的体验。

三是有机。城市、乡村、文化,都是有机体,都有其生命基因和发展轨迹,有时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时如山岭腾浪、逶迤天际。不同的元素,依照各地的内在规律组织、排列、构造,也接受外在力量的镌刻、浸润、冲蚀、锻打,沉积成体,混成一物。这种文化构造运动,看似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在平常日子里感觉不到它的发生,但只要从“肌理”角度去寻绎,便会有鲜活的视觉传达扑面而来,还有生机勃勃的触觉、听觉、嗅觉等综合性审美感受。这种有机性保证了城市、乡村、文化肌理的整体性、生态性,也由此带来审美创造与体验的立体式、沉浸式。

四是繁盛。历史上,中国社会的基础是血缘宗制,人丁兴旺,立国兴邦是深及国家、城乡、家庭的理想。《诗经》中的《国风.周南.螽斯》以繁殖力很强、生命力旺盛的螽斯,表达“宜尔子孙的祝愿;《国风.周南.麟之趾》以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为喻表达“于嗟麟兮”的祝愿,祝福其子孙昌隆,品行高洁。一部《诗经》,其“风雅颂”三个部分,很多都是这种关于从家族,到城乡,到国家兴盛的史实、祝愿。而《孟子》说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则给我们这个注重家族传承特别是文化传承的民族以警醒。在今天仍然留存的古村落中,特别是在祠堂中,还有这类薪火相传、克绍箕裘的励志族训和家规,既有成家立业的现实要求,也有光宗耀祖的宏大愿景,人的繁衍与文化的繁衍具有同步性和共生性,家族香火与文化香火烛照每一片土地每一代人。只有理解了这种中国传统,才会理解中国人独特的经典意识和创作经典的过程,才会理解作家艺术家既渴望作品名动一时,但也可以像司马迁说要那样,让自己的作品“藏诸名山,传诸后世”。而今天我们期待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历史上这种梦想的回响。

历史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它与未来形成了生活诗意的张力。人不可能生活在对历史无感的世界,正如同不同处于完全不认识、够不着、被不可知力量支配的黑箱。生活的光亮来既来自对未来的畅想,也来自对过去的发掘。我们所处的城乡,是保存过去的容器,文化肌理则是指引我们回忆的路标。拂去尘封,凝视这些文化肌理,如同抚摸布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正是它使得每一片土地都被独特的节奏、符号、韵律所笼罩,也让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人摆脱了千篇一律的生命模板。

我们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因为熟悉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文化肌理既受时空加持,又穿越时空。提出“文化肌理”的理念,是期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各地文化的演变逻辑和展开脉络,在历史中爬罗剔抉,兴象深微,并把这样的肌理融为今人的内在血肉。


0
0
留言评论:

相关链接

 
  友情链接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 爱奇艺

· 教育部网站

· 紫光阁网

· 国务院发展中心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网信网

· 国家发改委网站

· 财政部网站

· 商务部网站

· 卫生部网站

· 外交部网站

· 消费日报网

· 中国警察网

· 参考消息网

· 海外网

· 法制网

· 央广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央视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法治观察内参 |  网站简介 |  组织机构 |  管理制度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人员查询


涉未成年人举报办公电话17601015966 Copyright © 2021-2022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zmchinatv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036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与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5901183567

邮箱:zmzgmtbd@163.com
京ICP备2022005926-3

本网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电话:010-53656857

法律顾问:北京路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010-53317369

本网所有信息不代表{ 最美中国媒体报道网}观点,信息有部分来自媒体、个人、企业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的请来电或来函。引用本网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手机网站由搜扑互联设计  返回电脑版